魏国天兴七年,此时正是开国皇帝拓跋珪当政,与南方齐国略有不同,政修人和,国家无事,百姓稍感安乐。 在潼关以西的雍州西凉郡,有一高凉县,县中有一官宦人家,姓寇。家主名为寇修之,官至西凉太守。这寇修之年过五十,育有二子一女,长子寇赞,为白水县令,长女寇樱,如今年方十六,正待字闺中,只等寻个殷实的好人家,也就嫁了。只有二子寇谦,却令人烦恼。 原来这寇谦虽已年过而立,结婚生子,却与常人有异,他不好做官,也不好务农,也不好玩乐,也不好女色,只有一样喜欢,日日不辍,就是学道家方士,炼丹修道,打坐吐纳。为这不知遭受了多少家长的责骂,多少县中士人的嬉笑。 不过,这寇谦却十分固执,谁的话也不听,他专修了一座藏书楼,里面存放了数不尽的道藏,整日里端坐其中,闭门研习各种道藏经书。 只不过仙道渺渺,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不可即,那寇谦虽多年炼气打坐,服食药饵,却依旧是个肉体凡胎,不能解脱。故此也常常烦恼。 这一天是孟春季节,三月十四日,西凉雍州虽然较为荒凉,但春天的绿意却是无法阻挡,山上林间或是草地,到处都已铺上了一层绿色。 这天天气很好,寇谦便从多日不出的藏经楼里钻出来,见了见妻儿老母,俱都欢喜,老母说多日不见你的姨娘,今天天气正好,你又无事,可以前去探望。寇谦是个孝顺的,自然满口答应,叫仆人备好车驾,收拾停当,一行三辆马车,出了南城门,直往西山董家庄而去。 寇谦的姨母嫁给了董家庄的一位财主,家里田产无数,有一儿一女,也是个富庶之家。 待到了董家庄董府大门,门子一看寇家来人,忙开门迎入,喜不自胜地往里跑去禀报去了。早有一个小姑娘,年方二九,从后院长廊里跑过来,笑道:“哟,这不是寇真人嘛,您不是忙着炼丹,怎么有闲跑到我们这了。”说着,上前给寇家姨母见礼。 寇谦不由尴尬道:“表妹,你能不能不提这事,我也就是闲来无事,打发时间而已,不要取笑。”这小姑娘和姨母见了礼,又和寇谦的妻子方氏问了安,一边弯下腰来嬉笑着揉小外甥的脸,一边说:“表哥,整个县城谁不知道你做梦都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