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中,朱彦新突然察觉到有人在身旁不停地喊着。 心一烦,愤然地便睁开了双眼,入目便见一名身穿古代宦官服饰的无须中年赫然正站在身前不远处。 怎么回事? 大惊之下,朱彦新赶忙便坐直了起来。 “陛下,您可算是醒了,大事不好,潼关失守,孙督帅下落不明,闯贼已入关中了。” 这都没等朱彦新搞明白究竟呢,就见那名无须中年已是惶急不已地禀报了一句道。 “什么?” 一听这话,朱彦新不由地便是一愣。 可很快,随着大量的记忆打脑海深处狂涌将上来,他终于清楚了一件事,那便是他穿了,莫名其妙地成了大明天子崇祯。 现在是崇祯十六年十月初八,按原时空的轨迹算,再有五个来月的时间,李自成的二十余万大军就将杀至京城了。 一想到这,朱彦新额头上顿时便沁出了一层白毛汗。 “陛下,您、您没事吧?” 见得朱彦新的脸色时红时白地变幻个不停,前来禀事的中年宦官可就不免有些个稳不住神了。 “呼……,没事,朕要静一静,什么人都不想见,承恩,你且先在门外侯着。” 没事? 怎么可能会没事。 此时此刻,朱彦新的心已然乱成了一团麻。 只是,待得辨认出面前这位中年宦官正是原时空里陪着原主那个倒霉蛋一道在煤山自尽的秉笔太监王承恩时,他的脸色当即便是一缓。 “老奴遵旨。” 这一见自家主子居然没似往常那般一闻噩耗便暴跳如雷,王承恩显然有些诧异,可也没敢多言啰唣,在恭敬地应诺之余,紧着便退到了寝室的门外。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啊。 对大明末年的那段历史,朱彦新虽说远谈不上精专,可有一条,他却是心中有数的,那便是崇祯帝真的不是昏君,他确确实实一直在励精图治。 奈何,大明早就已是积重难返了,最终,几番折腾之下,崇祯帝到底还是回天无力,只落得个自尽煤山之下场。 时也命也。 往昔,在研读明末历史时,朱彦新就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