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候,天色昏暗,风雨欲来,远远的能看到烛火光。 小巧的院落格外安静,只听得小丫头叽叽喳喳:“格格,你怎么又在写话本儿啊?贝勒爷已经好几天没来后院了!” 宋清璇放下紫竹狼毫笔,白皙的手上已是汗津津的,还有握笔的红印子。伸出手,先让玉笈用热毛巾擦干净,然后自己用手帕擦干。 清璇正准备站起来,却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忙喊道:“快,快扶我起来,累死我了。” 玉笈赶紧把主子搀扶了起来,埋怨道:“格格,您都写了两个时辰了,能不累吗?” 这时候,一个侍女掀开锦帘,端着一只小巧的白瓷双耳盅,说道:“格格,您的莲藕排骨汤好了,快喝一碗暖暖胃。” 宋清璇坐在一张铺了素锦垫子的圆木凳子上,玉笈站在身后捏着肩,她持着银调羹,喝着热汤。 墨蕴在一旁立着,等宋清璇喝完汤就把碗筷收好,问道:“格格,您晚膳想吃点什么?”藩邸格格的分例应当是两道素菜,一盘荤菜,一盅汤品和一碟面点。① 宋清璇蹙起秀眉,想了想,说道:“来道新鲜的素菜,其他就按例来吧!” 其实,宋清璇穿越前是地地道道的南方软妹子。这辈子虽然是京城人,可舌头还是不适应这北方的口味。 可一个小小的格格,又能提什么要求呢?在宫里若是正经受宠的娘娘,倒是有自己的小厨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可惜她不是。这初冬时节,能吃点新鲜的蔬菜就该满意了。 当然,若是胤禛到她院子里来吃饭,那分例就大不一样了。 然而,胤禛此时虽然说起来也就是16岁的半大小子,但是极为上进,常常忙着功课,好几日不来后院也是常事。他本就爱念佛经,不是特别看重女色。 这后院里至今不过4个女人,一个是福晋那拉氏;一个是德妃赐的宫女,陈氏,只是侍妾位分;宋清璇和李月婷是大选进来的,被封为格格。 一个月,胤禛大约有二十日要到后院,福晋五六天,李氏和宋氏各七八天,陈氏长得寡淡,只得一两天。 太子爷东宫里侍妾、格格这样有名分的已有二十几个了。大阿哥府上也不缺格格,三阿哥自诩为“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