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天的岁月,吹响号角谱写乐章,用我们的鲜血,染红战旗高高飘扬。生死存亡的关头,龙的精神点亮希望,用我们的鲜血,铸就长城挺直脊梁。 虎狼嚎叫逞凶狂,山河破碎遍体鳞伤,刀光闪闪冷锋舞,炎黄子孙斗志昂扬。战鼓声声震天响,闪闪红星指引方向,舍生忘死报家国,甘洒热血复我国疆。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抵抗日寇入侵,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多少英雄前辈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我们要讲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个狼烟四起的年代。 1936年仲夏,在鲁东南的西岭县城,正值中午时分,烈日高照,骄阳似火,躲在树叶下的蝉儿,都被干热的空气,蒸得不停鸣叫。知了!知了......一阵接一阵,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然而,即便天气如此炎热,也挡不住西岭县的百姓们。他们顶着仲夏的烈日,分列街道两旁,沿街摆上了许多桌子。桌上的东西也很简单,一张红纸铺在桌面上,红纸之上,摆放明镜一面,清水一盆。他们这是要干什么,大中午的为什么不在家休息,或者找个阴凉处避暑呢?他们如此摆放桌子,又是为了什么呢? 原来,今天是西岭县县长李冠魁离任的日子,百姓们舍不得李冠魁走,不约而同的在街道两旁设案相送,才出现了这一幕万民挥泪送县长的动人场景。明镜、清水,喻意李冠魁官明如镜,清廉似水。 李冠魁,字静竹,现年55岁,出身贫寒,少年时期因父亲病故而辍学务农。长大之后,心怀报国志的李冠魁加入了北洋军,因表现突出获得上级赏识,调入北洋陆军讲武堂深造,毕业之后升任炮兵连长、营长。 步步高升并没有让李冠魁感到高兴,思想豁达、考虑深远的他,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眼看泱泱中华遭到列强鱼肉,深感民族危机严重。受新思想的影响,李冠魁拥护孙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立志富国强兵,为挽救中华民族与水深火热之中,加入了辛亥革命。 之后,历任炮兵团长、旅长、师长。然而,就在李冠魁想要施展抱负的时候,轰轰烈烈的革命演变成了争权夺利的军阀混战。大失所望的李冠魁,遂抛弃高官厚禄,效法古代仁人志士,回乡隐居,静观时局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