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凉风习习,早晨八.九点没有太阳。 郭嘉随意披了一件中衣,抱着一捆厚重的竹简坐在窗前观看,眉宇间有化不去的忧愁。 一阵风来,思绪随凉风飘远。 竹简上的字是繁体字,句尾没有标点,排版是竖排,阅读方式是从右往左。 这都不算什么。 关键是字的读音也和他以前的认知不同,两种认知在脑海中打架,即便是有原主的记忆,看这样的书还是有点吃力。 没错,他是穿越的。 他是个现代人,名叫郭嘉,二十四岁,一米九五的大高个,没有女朋友,职业是心理医生,在医院心理科上班,每天忙到头秃。 工作繁忙,身心俱疲。 他就是打了个盹儿,一睁眼已经是一千八百三十年前的东汉初平二年了。 蚌埠住了。 只听说过和书中人物同名有穿书的风险,没听说过和历史名人同名也能穿的。 原主二十一岁,姓郭名嘉字奉孝。 同名常见,同字可不常见,原主十有八九就是曹操的“奇佐”郭嘉郭奉孝。 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 他穿到东汉末年已经有小半个月了,每天也就是看看书,或是走亲访友,过着闲散的田园生活。 对的,田园生活。 这个时候原主已经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并且已经隐居两年多了。 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 正值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之初,是危机也是机遇,各路英雄纷纷登上历史舞台。 原主在这个时候选择了隐居…… 从闹市搬到了远离声嚣的乡下,过着独居的生活。 归隐山林,不为俗人所知。 两年后的初平二年,他穿越而来,很想吟诗一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山涧清且浅?好像不对。 高中毕业七年,陶渊明的诗早就已经还给老师了。 原主在历史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而他隐居乡野,连首简单的诗都背不全,有点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