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年腊月二十五日黄昏时,济水府内著名的昌和盛杂货铺正在年底紧张的清账,要将一年收支账目算清楚,然后给各位伙计啦厨子啦杂工啦等等发放工钱,之后就要歇业放假过年了。 可是每年年底这时候,掌柜的与账房还有伙计都很头疼,论规模这昌和盛在济水府可是数一数二的店铺了,货物的进出都太多了,所以这账目实在是真繁琐,常常是两三天都理不清楚。 为了简单一些,每两个月内就要大概分类盘点一次,而全面清账也有个周期,店内规定三年为一周期:第一年,只清理大件,整出整进与值钱的货物;第二年,将大件加上两年内收支款项清算;第三年最细,全部进出货物与库存剩余都要盘点清算。而今年就到了盘点周期的第三年,所以自打进入腊月中旬伙计们与账房就开始逐步准备了,但越到往后人们买东西越多店铺也就越忙,所以只能是分情况来阶段性准备。 只有过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各家的购买才明显少下来,实际上二十三下午开始就逐步盘点了,自老板和账房到伙计与杂工学徒等都忙开了。 可是都算了两天多了,还是不清楚,最后总账算了两遍还是出入太多,账房和许老板都急得直上火。 但是无论怎样都还是要清账,这是多年来的老规矩了,将账目算清便于来年的经营与掌控,盘点不清以后就没法管理啊,你像是货物库存量与损耗还有滞销物品等等,都可以有所掌握。厨师傅都已经做好了饭菜,只等着老板他们算个差不多就开饭了;而老板娘在后边也是很着急的在等待,三年前的清算就是忙碌了三天多才算完工,账房先生老李都累倒了,结果让店里又是找大夫又是买药,治疗了两三天好不容易好转,才将老李送回老家过年;但老李又干了一年就辞职回家养老了,店里只能又招了个新账房陈先生。 谁知道今年,得算到啥时候啊。家里的两个孩子也早已等着爹爹来开饭,大女儿格锦倒没什么,已经十岁的儿子良瑜可在后边坐不住了,拿了个包子吃着就悄悄来到前边店里看看。 眼看着天就黑下来了,许老板下了决心,各方面再最后一遍对一下帐,若是还不行就明天再说,先吃晚饭。但是他们都明白,今天晚上算不好就是明天再一天也够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