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朝四十二年。 晨起,九时。风和日暖。 惊蛰是风,是云雾,轻轻敲了这片地。 盛安,古往今来便是江南环抱的水乡一处。桥头江畔,船只悠然。岸上市集拥簇,女子佩珠翠花朵,衣着宛若仙人,罗绮飘香。 惊蛰在这,是百姓分外看重的一个日子。每年这时,皇帝就会提前颁布敕令:盛安城内外,宵禁连撤三日。今日举办画舫游会,明日又过花朝节,各乡的百姓都来凑这几日热闹。 一月前,太子殿下便吩咐书信:今日未时,请凡文人墨客风流雅士,皆邀赴画舫一聚,湖心亭赏灯。这座画舫,此时就停在了羲和桥边。 于是,满街香车宝盖,锦绣灯花。 春风拂柳,木生花堤。湖岸一墙绿柳的背后,有处不高不矮的木台。隔绝来往过客的喧嚣,倒显得清静。 快板声清脆地一响,原来是个说书的。青年面庞,黛青长衫依着骨身晃晃荡荡。不见花火点缀,锣鼓奏乐,仅凭他一张嘴,也留住台下这几面桌子。 台下迎面扑去几个大声的叫好,他讲的是他自编的故事: "这灵朝啊,是个好地方。一方地出一个人物。乡下小儿樊知尧,晨起劳作晚难饱,人叹盛安财气旺,不如就去闯一闯;初入城中,门头四个大字:“郗”事宁人。定睛一看,是"郗"而非"息",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第一条规矩;再看右墙“赵木曲陈”,左墙“杨姜文沈”,再大悟,这就是第二条规矩; 城南有一片远林,只住两户,就叫他们“高户子”,“温户子”,林里养两只虎,全靠他们照看。把老虎养得肥美,小老虎更加肥美。樊之尧偶然途径,随手摘下一片竹叶,护林二人发现,栗时惊恐不止,只怕少这一片会害整片竹林覆灭。温户子倾巢而出,高户子紧随其后,人追狗吠,吓得樊之尧抱头乱蹿,眼冒金星踉踉跄跄,哭爹又喊娘——" 天清云淡。台下随意摆着几只棕木圆桌,点心,茶壶皆散在桌上,一桌例有一份。 温家的女儿昭柔,六年前离了盛安,因着惊蛰才回,昨夜方到府。"说书"这事,原是个新鲜物,她也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