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曜二十七年,春。 昌宁城十里长街人山人海,百姓们被拦在街市两侧,依旧忍不住抻长脖子眺望城门口。 三月初五是个特别日子,平定塞外之乱的大曜军队班师回朝,马上就要抵达昌宁城门。 不怪乎百姓们夹道欢迎,保家卫国的英雄们回来,怎能不激动? 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杨老将军和少将军回来啦!” 人群瞬间沸腾,只见大队人马入了昌宁城门,为首的两人便是人人称道的两位将军。 杨老将军一生戎马,战无不胜,如今年近五十依然宝刀未老。有他在,大曜的百姓们就有底气。 与他并肩而行的是人们口中的少将军,也是杨老将军长女杨雪觞。 杨雪觞骑着踏雪宝马,一身银装铠甲,墨发由银冠高束,脸被金色面具遮挡,令人不禁猜测面具下是怎样的容颜。 “这就是杨少将军啊,果然是虎父无犬女。”人群中的一位老妪感叹道。 旁边的年轻女子跟着接茬,“可不,杨少将军十六岁便随父出征,三年来,三战三胜。” 老妪点头,“英雄出少年。” 大军从长街行过,百姓们欢呼雀跃,特别是昌宁城的女子们,无论年纪大小,皆因见到杨雪觞的英姿而兴奋不已。 虽然军中男将领不在少数,可杨雪觞一出现,便吸引了所有注意力。她抬手就能接到阁楼上姑娘们丢下来的锦帕鲜花。若是她坐马车,估计能拖十辆马车回去。 她不经意的往朱漆阁楼上观望,眸光波动,似乎是在找什么人。姑娘们见她望过来,激动到尖叫。 然而楼上并无她想找的人,眸光淡淡掠过,好似无事发生。 提起杨雪觞,不仅大曜的女子们自豪,就连别国的子民都对这位少将军仰慕不已。 如今大曜,大兴,大景三足鼎立,作为大曜第一位女将军,杨雪觞威名远波。也正是因为她,此后从军的女子越发多起来。那些身负武义心怀家国的姑娘们终于找到出路,不必被相夫教子的习俗埋没一生。 大军行到玉倾宫门,皇帝早已带领朝中大臣在门外迎接,以示皇恩浩荡。 众将领齐齐下马,跪拜君王,领谢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