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者,以儒乱法;侠者,以武犯禁。” 书院里,头发花白的老先生一下一下捋着山羊胡,面无表情地举着书卷诵读,三伏天有些烈的日头晒进来,堂下的学子脑袋一点一点,似就要昏睡过去。 老先生面露不悦,正要说什么,角落里却有只小手颤颤巍巍举起来。 “夫子,可如今庙观门派的侠者们,却不曾以武犯禁啊?” 举手的是个身穿寻常布衫的童子。 同眼下中原大晋境内的绝大多数书院一样,这所书院对附近辖区内所有适龄的孩童无条件开放,无需缴纳束脩,连笔墨纸砚都一应齐全,只需书院主事的夫子每年去官府衙门按登记在册的学子人数领取贴补即可。 权利有了保障,因此,即使是来旁听的小童,也并不惧怕直接向夫子发问。 小童的声音清脆,堂下的学子们因此也醒了醒神,似是对这问题颇有兴趣,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见状,老先生也不扫兴,干脆放下书卷清清嗓子道:“不错,如今的庙观门派较之从前大有不同,非但不得轻易犯禁,还需辅助官府衙门办案,每年向官府衙门述职考评,诸位可知这是为何啊?” 堂下叽叽喳喳的声音更大了些。 “我知道,是三王府!” “三王府剿灭了原先称霸大晋的宋氏一族,庙观门派为之震服,纷纷称臣!” “不对,三王还是皇子的时候,宋氏就没了吧?” “正是因为灭了宋氏,他们才能封王呀,不然皇子那么多,怎么就封了这三个做王爷?” “总之剿灭宋氏是三王大功一件,这总是没得跑的!” 一会儿是平定宋氏有功,一会儿是收服天下门派归心,说着说着,连什么“天上的神仙托生”这样的话也冒出来了。 说起这三王府,似乎从学子到平头百姓,总有着说不完的话,越传越玄乎。 三王,乃当今晋昭皇帝最有出息的三个皇子。 三位皇子弱冠之年封王立府,晏明王府、定宁王府、清安王府,并称“三王府”,划界而治,统管中原大晋纵横千里的国土之上近乎所有的事务,开创四境安定。而晋昭皇帝则安居晋都,乐享天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