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渡口,一支行迹匆忙的队伍夤夜驰来,为首的人姿态清举,摘下帽冠后露出高鼻深目的异相。他发丝微乱,面上不乏风霜侵袭之色,但目光深邃不显疲态,远眺向前方驻扎的营地。 他是北魏宗室、大将军王拓跋昙幽。自十二岁时出镇冀州,他为北魏征战天下近二十年,曾显赫一时威震南北,但终于还是走到了国主猜忌、谋反兵败的绝路上。 他从洛阳向东沿河南下,有意去投南朝。 前方那处营地立着刘宋的旗帜,双方核对信物后拓跋昙幽被迎了进去。这是刘宋前来接应他的卫队。 拓跋昙幽垂目看着自己脚下被火光拉长的身影,一直到一只重台履踩在了影子的肩上。拓跋昙幽随即抬眼,眼前是个南朝士人,和周遭披甲夜巡的人格格不入。 来人是南朝使者,生得极为秀逸美丽,让在场所有目睹他美貌的人都不由得想起关于他颜色如春月柳的传闻。他是刘宋少帝的辅臣、中书令王澄。 王澄出身琅琊王氏,又有拥立之功,是如今南朝极为显赫的重臣。他居然亲来迎接,可见刘宋对北魏这位大将军王的重视。 拓跋昙幽长途跋涉九死一生,在这个临时搭建的营地和随从一道好好休整。东方既白,一间屋子里灯火阑珊,桌上残羹冷炙,对饮的两个人也都像醉了。 拓跋昙幽一手始终按剑不曾放下,但他面上已经浮出微醺之色,只能说他起兵至今一路从尸山血海冲杀出来,已经无法卸下这把护卫的兵器了。 王澄却伸手拂向他按剑的手腕,那个肌肤相触的瞬间两个人似乎都忽然意识清明了,不约而同看向对方。 王澄低声道:“久不见停渊,它似乎随你一道黯淡了许多。” 拓跋昙幽注视着他却久久不语,任他抽走了这柄绝世名剑。王澄在灯下抚过凛冽逼人的剑锋,随即舞起很多年前拓跋昙幽教给他的剑式。 拓跋昙幽的眼神始终落在他挥剑的手势上,直到最后那寒锋停在了自己面前。 王澄缓缓道:“其实今日我来,还有另一层打算。拓跋昙幽项上人头,可向拓跋焘换取济阴三城,正是你当日夺去的那些。” 十余年前拓跋昙幽未及弱冠,随堂兄拓跋焘南征之际便破敌数城,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