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br>自经身亡:通俗就是上吊自杀,这里的“经”实际是古代织机的“经线”,就是织布机上竖着的线。《妖猫传》中,那个从宫里出来的老嬷嬷被发现时,就是用织布机上的竖线缠绕脖子去世。这个线就叫经线。<hrsize=1/> 秋夜寂静,秋风萧瑟。 丫鬟小寒缩在廊檐下,扭头看向和自己并排坐在台阶上,正对着眼前火堆发呆的李七娘。 “女公子。” “夜风太寒了,奴伺候您回屋吧。” 李七娘点头。 握着小寒的胳膊,一步步往屋里走。 被她小心伺候着,躺在榻上时,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小寒,你还记不记得,父亲把自己关在书房几日了?” 小寒摇头。 她是个非常老实,只知道卖力做活的丫头,一向只专注李七娘院里的事,在外从不多说一句话,也从不多看旁人一眼。更何况,李七娘的父亲是府中主公,她一个做女公子丫鬟的,怎好处处留意主公的行踪。 李七娘笑笑,挥退她。 小寒答不出来,李七娘却不含糊。 今天,是她穿越到李府,成为李家女公子的第三十一天;是这具身体的父亲,将自己关在书房的第三天。 她虽来的时间短,却早已将这院子里的所有情形都摸了个透彻。 李家是本地人,在城里还有族人耆老无数。 但李府人口简单。 当家主公李昌良年少时曾拜在一位儒学大家的学馆之中,习得一手好书法,被当朝御史大夫凌驿淮凌大人收入府中,做了个誊抄文书的先生;后凌府仲公子到了习字用墨的年纪,又兼任了凌仲公子的笔墨师傅。 李昌良今年四十有三,只娶了一房妻室姓姚。 也只得了原身这一个女儿。 姚氏感念李昌良待她亲厚,从未因她没有生下儿子而责难她;从前些日子起,一直忙前忙后,想为李昌良则一门身世清白的妾室,给李家开枝散叶。李昌良对此举本也持默许态度,可约莫十日前,一家三口用早膳的功夫,他却忽然交代姚氏,让她约束好家中仆从奴婢,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