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伏龙塬。 杨浩已经记不清转了多少圈,自打进了这片树林就有些晕头转向。 满地落叶遮掩了林间路径,加之雾气浓重,方向难辨,总有种原地打转的感觉。 鬼打墙? 看多了类似影视剧,杨浩心里莫名冒出这个不好的念头。 他突然有点后悔,也许不该来凑热闹。 春节回关中老家过年,一群发小难得齐聚,便张罗着着一起玩耍。 地点选在伏龙塬,项目是——细狗撵兔。 这是关中农村的传统活动,最早追溯到汉唐时期,渭北一带曾是皇家林苑,皇室贵族经常携猎犬于此射猎娱乐。 久而久之,便演变出“细狗撵兔”的民间习俗。 小时候时候,他们经常跟着叔伯、兄弟,牵着自家的细腰狗,一起上塬进山撵兔,那场面至今记忆犹新,是最珍贵的童年记忆。 后来大部分人外出上学务工,村里人越来越少,盛会曾一度中断。不过随着近几年民俗旅游的兴起,细狗撵兔再度兴旺起来。 故而负责组织的胖子一提议,迅速得到响应,有几位还特意拉上刚带回家的女友,相约结束后在塬上烧烤野餐。 杨浩本是来凑热闹,结果却成了苦力。 几个见色忘友的家伙,只顾哄女友,把东西全塞进自己的背包里,一转眼人就不见了人影。 背着东西自然走得慢些,俯身系个鞋带的功夫,竟然掉队了。偏不巧林间竟然突然起了大雾,以至于迷了路。 这片树林面积不小,同期栽植的杨树大同小异,满地落叶毫无差别,加之大雾弥漫,压根找不到参照。 转了好一阵,完全摸不着东南西北。 偏巧自家大黄狗冲锋在前,没跟自己在一起,否则还能凭借它灵敏的嗅觉找到路径。 无可奈何,杨浩只得掏出手机向一群损友救助。 这群“没良心”的家伙,没发现自己丢了吗?也不回来找找,待会肯定还要拿自己迷路的事开涮! 更糟心的事接踵而至,手机竟然拨不出去,信号全无。 见鬼! 杨浩暗骂一声,无奈只能先摸索着往前走,希冀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