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错酿成大错的事例

回答/著

2024-11-04

书籍简介

上世纪90年代,辉瑞公司研发了一种抗菌药,特洛芬。但该药物在动物实验中,副作用频发。于是,研发人员「灵机一动」:用非洲儿童做实验。毕竟,比起纠正这个不起眼的「错误」。当务之急,是尽快上市售卖,赚他个盆满钵满。但他万万没想到,有些轻描淡写的「小失误」,却是千万普通人一生都挣不开的锁。一款新药与一个馊主意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研究人员无数个昼夜的攻关下,特洛芬(Trovan)

首章试读

简介:上世纪 90 年代,辉瑞公司研发了一种抗菌药,特洛芬。 但该药物在动物实验中,副作用频发。 于是,研发人员「灵机一动」:用非洲儿童做实验。 毕竟,比起纠正这个不起眼的「错误」。 当务之急,是尽快上市售卖,赚他个盆满钵满。 但他万万没想到,有些轻描淡写的「小失误」,却是千万普通人一生都挣不开的锁。 一款新药与一个馊主意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在研究人员无数个昼夜的攻关下,特洛芬(Trovan) 书名:历史上有什么小错酿成大祸的例子? 作者:佚名 来源:回答 上世纪 90 年代,辉瑞公司研发了一种抗菌药,特洛芬。 但该药物在动物实验中,副作用频发。 于是,研发人员「灵机一动」:用非洲儿童做实验。 毕竟,比起纠正这个不起眼的「错误」。 当务之急,是尽快上市售卖,赚他个盆满钵满。 但他万万没想到,有些轻描淡写的「小失误」,却是千万普通人一生都挣不开的锁。 一款新药与一个馊主意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在研究人员无数个昼夜的攻关下,特洛芬(Trovan)在实验室里诞生了。 特洛芬一经问世,就显示出了卓越的特性——它的杀菌效果很好,并且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辉瑞的高层,喜欢这款新药。 尤其是当华尔街分析师说,特洛芬年度总销售额可能超过 10 亿美元的时候,董事们简直是后院冒石油——美到家了。 不过,天公不作美。 实验室送过来的报告中,也指出了一个问题。 当研究人员使用动物做试验的时候,参与实验的兔子和狗出现了一些副作用。 比如说关节疾病、异常软骨生长、肝损伤等。 按照通常的理解,动物会产生副作用,代表人体也有概率会产生同样的不良反应,这属于比较严重的药物缺陷。 但在高层看来,特洛芬的优势这么明显,怎么能因为一些尚在研究中的不足就放弃呢? 更何况,药物多少都...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