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律成纪录片

清芬居士/著

2024-12-27

书籍简介

关于郑律成传奇:“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首耳熟能详的诞生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上。作为军魂的象征,在人民军队发展壮大进程中发挥着其他歌曲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准确地概括了人民军队的宗旨和使命,旋律和节奏展示出人民军队的战斗风貌和恢宏博大气势。但的诞生却经历了风风雨雨,曲作者郑律成作为一名朝鲜人,在抗敌斗争中出生入死,其坎坷命运更是鲜为人知。小说根据郑律成生平创作而成,讲述了郑律成流亡中国投身革命,成长为

首章试读

一名瘦高个儿青年正把子弹压进弹匣里,又将弹匣插入手柄,拉动枪机推弹上膛,一系列动作娴熟而从容……这位少年叫郑律成,时年25岁,1933年从朝鲜来到中国,参加了流亡在中国的朝鲜义烈团,开始了他抗日救亡的革命生涯,如今已有两年余。 那时,他还只是个业余音乐爱好者,暗杀行动是他的主业……墙上挂着太极旗和义烈团旗。 十几名朝鲜年轻人站在郑律成身后注视着他,可以看出,团员们个个跃跃欲试,等待着打出好成绩。 郑律成抬眼看了看远处墙根立着的靶子,沉着地举起枪,略一瞄准,随之砰砰砰地连开五枪…… 站在“靶场”另一侧的两名中年人,一名是义烈团团长金元凤,另一名是教官朴健雄。 朴健雄也是郑律成的姐夫。 郑律成一口气打完五发子弹,随即把枪放在靶台一侧的小桌上,向朴健雄望去,教官朴健雄点点头,郑律成随即转身离去。金元凤一怔……不满地看着郑律成的背影,对身边的朴健雄说:“怎么,连靶子都不看一眼就走了?太傲气了吧!” 朴健雄向远处的靶子望去…… 报靶人跑到靶子边上看了看,在本子上记下成绩,转身向指挥位置的金元凤和朴健雄举手示意:四十八环。 金元凤愤怒的脸预示着他将要发火,但看到报出的成绩,绷紧的脸顿时又松弛下来,欲骂又止,憋到嘴边的火又咽了下去。 朴健雄也松了一口气,露出一丝笑意:下一个——队伍中,一个小伙子出列跑到射击位置处拿起枪……郑律成从回廊小门走进另一个小庭院。 花坛上放着一把小提琴,花坛的太湖石上挂着几页五线谱……郑律成拿起提琴架在肩上,看了一眼曲谱,拉起琴来。 这是一首着名的小提琴练习曲(舒伯特《圣母颂》段落)。 郑律成拉得很投入,悠扬恬美的琴声与后院传来的枪声混杂在一起,极不谐调,却又极富战乱时代内涵……后院的“靶场”上,义烈团团员们一个个在认真瞄准射击,砰砰砰的枪声不断,同时,悠扬的琴声也在“靶场”上回荡。 团长金元凤不由得眉睫竖起来…… 朴健雄把几名团员的考核成绩表...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